“功利围棋”浪费好时机 穆宝林:应弱化竞技性
资料图资料图

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孩子进入围棋的黑白世界,但是学围棋日益升温的背后也不乏尴尬。由于在达到业余四段之后就可以申请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,继而能够在升学时获得加分、特招等倾斜政策,因此催生了不少家长的功利心。在郑州棋院院长穆宝林看来,青少年围棋应弱化竞技性突出文化性,如果抱着功利心,往往会让孩子只是为考级而下棋。

诚然,以培养“运动员”为目标,塑造孩子的兴趣爱好,也是一种教育。然而,围棋作为一项“国技”,其正面作用远不止“考级夺分”那么简单。家长若仅仅用功利化的态度,限制孩子对围棋的学习热情,则是在浪费巩固亲子感情的一大机会。

据先秦典籍《世本》记载:“尧造围棋,丹朱善之。”在传说中,围棋是帝尧为教导儿子丹朱,所创立的一种娱乐活动。从某种程度上看,围棋也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项“亲子游戏”。而事实上,围棋竞技在我国家庭交流中,也有着非常渊远且意义非凡的传统地位,“棋”在维系家庭感情中的作用不容轻忽。

众所周知,学习围棋并不复杂,黑白两子虽有千般变化,可依旧老少皆宜。试想,在一个家庭中,老人喜欢读报,父母喜欢纸牌,青年喜欢电脑、少年喜欢手机,不同的年龄段有着不同的娱乐方式,亲人之间玩不在一起,感情是否会变得淡薄呢?相对于篮球、足球、棒球等大量消耗体能的运动方式,围棋简单而又方便,既锻炼大脑又陶冶情操,棋手往往在不由自主间深陷其中,作为不同年龄段交流的一种方式,再好不过。

退一步看,学棋生涯虽然艰苦且漫长,可也是一类令人“欲罢不能”的兴趣爱好。若以功利化的目的视之,当取得足够的“分数”时,这份良好的兴趣爱好,往往会在更大的“夺分目标”中“戛然而止”,这对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来说,何尝不是一种打击?

去年,阿尔法狗与柯洁的围棋大战,让世人看到了围棋在“锻炼智商”方面的突出成效。引导孩子深学、细学、精学围棋也是适应时代发展需求,增加孩子社会竞争力的表现。培养围棋爱好,不能总盯着眼前“看得见”的分数,还得着眼身前看不见的未来。

以家庭娱乐的目的培育孩子的围棋爱好,既能促使孩子主动学习,又能起到良好的交流作用。对孩子、对自己、对家庭、对社会来说都是有好处的。广大家长应积极转变心态,勿让“起跑线的焦虑”蒙蔽了双眼,给孩子一片下棋的天空,也是给自己在孩子的人生中一刻落子的余地。

相关链接
近期热门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