朋友家的孩子学棋3年了,还是没有到达业余2段的水平,朋友感觉孩子再学下去也没啥用,可是放弃的话又觉得之前的付出都白费了。是不是要继续学下去,朋友很头疼。
和朋友一样的家长有很多。很多家长在孩子学围棋后,才发现让孩子学棋的选择和自己的预期并不一致。如果出现了这种结果?是不是会后悔让孩子学棋?
可是,在小编看来,每一个人生经历都并不需要后悔。因为每一段经历中我们都能从中有收获。
李雪琴有一段关于“垃圾袋”的话让人印象深刻:“我对我的人生也没有什么规划,我的人生就是走在捡塑料袋的路上,捡到啥就是啥,你说我们夜以继日地刷题,每天就奋斗,我就一定能爬到那个金字塔尖吗,也不一定,但是我可能会得到一个塑料袋……等我们真的需要装啥的时候,可以拿出来……”
奋斗的过程我们都觉得自己是目标明确的,也认为自己能够一直照着目标前进。可是在每天的追梦过程中,我们并不能确定自己一定不会走弯路。而且因为一些难以捉摸的关卡,我们或许或get到一些奇奇怪怪的技能点,这些技能点看起来对目标无用,可是我们获得了这个技能,可能在某一个地方得到应用,减少我们前进的阻碍。
学棋的过程会让孩子意识到,并不是所有的棋局都会按照自己的安排进行下去。因为下棋是两个人的事情。
没有人想要输,那么就必须尽可能先下好自己的棋局。然后争取比对手厉害一点点。
棋局也容不得一个人总是思想跑偏,20分钟的棋局,就必须认真下好每一步。这个过程是枯燥的,可是有对手的刺激,那么坚持下去就能提高孩子的注意力,在孩子之后的练棋过程中面对枯燥的学棋、练棋也能耐心,而这对于孩子之后的学习过程中集中精力也有好的影响。
学棋取得等级是验证棋力水平的,但不是为了打击孩子的。
有的孩子接触围棋后是真的喜欢,然后培养出了兴趣,而有的孩子并不喜欢,只是想要先接触试试看,不喜欢就不学了。所以说学棋可以说是一个快乐过程,没必要非得计较清楚。
在面对学业的时候,有的家长和孩子放弃了学棋,看起来可惜,可是这样做的原因是孩子课业增多,需要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中,没有时间比赛和练棋,这个时候的放弃和围棋中的取舍道理不是很相像吗?找到一条对自己最有益的路,果断选择,痛快取舍,然后坚定不移地去执行,取得自己最想要的结果,这时候放弃就是人生棋局上的重要一步。
年龄增长,我们会有一个个小目标和一个个小遗憾,这些都是人生的一部分,我们无需花费太多的时间去感慨逝去的时光,做好眼下就是最好的选择。